让无名者“有名”!这场接力一直在继续
特斯拉介绍说,根据新的定价,在加州购买大型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普通客户只需6年时间就可以通过减少电费支出来收回成本,最终在发电系统生命周期内平均可赚88000美元。
东方证券认为,二季度产业链全面降价显著提高了光伏电站的收益率,而大型电站装机环境通常较为空旷,防疫压力相对小,且组件到货开工后存在尽快并网回笼资金的诉求,需求韧性好于预期。由此可见,今年底是一个关键节点,不少机构也预测认为,本次获批项目大部分预计将于2020年内完成并网。
由于竞价工作已经完成,市场前景愈发明朗,上述人士也向记者作出判断,今年国内光伏市场的新增装机规模大概会达到45GW-50GW,这一规模相比去年的增幅超过50%,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市场。从消纳能力的安排及市场预测的规模来看,两者也是基本匹配的。记者注意到,为了配合新增的光伏装机得到有效消纳,不久前,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还就今年的新增消纳能力进行了公告,今年全国光伏新增消纳能力为48.45GW。一家龙头上市公司人士在接受e公司记者采访时指出,从光伏竞价补贴项目已经发布这一点来看,今年国内光伏市场的启动时间是比较早的。机构:光伏板块估值仍偏低面对预期好转,A股光伏板块先知先觉,近期板块表现强势。
受上半年疫情影响,整个产业链产品的价格有明显降幅,这就使光伏电站的投资成本大幅下降,从光伏电站投资的回报率来看,也能达到7%、甚至8%以上。6月底之前已完成竞价项目申报,这样的话,今年国内的市场规模预计会比2019年有明显的增长。三峡集团2019年可控、在建、权益总装机规模达1.31亿千瓦,实现清洁能源可控投产装机占比93.8%。
三峡集团的陆上风电开发以中东南部和特高压送出配套项目为重点,截至2019年底,已投产陆上风电项目遍及内蒙古、新疆、云南等22个省区,陆上风电累计装机规模超过520万千瓦;已投产海上风电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超过80万千瓦。电力央企跻身光伏行业的首要行动便是参与竞价、平价项目。其中,中广核风电累计装机在全国排名第六,持有光伏电站项目在全国排名第四。相关机构预计,到2050年,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将超过50%,而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占比将分别达到24%和31%。
在众多光伏电站资产交易中,最引人瞩目的当属华能集团收购全球第二大光伏投资企业协鑫新能源。如今,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已经突破2亿千瓦,较2015年翻一番有余。
在优化发展煤电基础上,大力发展新能源,加大对新能源投资。仅2019年,国家电投新核准电力装机1088万千瓦,开工1952万千瓦,全部为清洁能源项目。以国家能源集团下属龙源电力为例,2015年底,其累计风电装机容量跃居全球第一,并稳坐全球风电第一交椅至今。事实上,国家电投的光伏发展历史可追溯至十多年前。
清洁能源装机过半,已初步建成以绿色电力为主的清洁能源企业。这场交易谈判历时5个多月,最终决定由原来华能集团收购协鑫新能源控股权调整为收购其资产。国家能源集团和大唐集团的风光占比更是悬殊,其光伏累计装机占比均不到十分之一。截至2019年底,华电集团的装机容量为1.53亿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为40.4%,在新五大发电集团中排名第二。
当然,在光伏产业发展上,五大集团也有例外者,过去国家电投在五大中体量最小,但却是最有特色的一家。2019年6月4日晚,保利协鑫发出公告,宣布拟将向华能集团出售其所持有的协鑫新能源51%的股份,在业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而清洁能源比重最高的是国家电投集团,该公司一直致力于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清洁能源企业。2019年,国家能源集团新增风电装机286万千瓦,累计风电装机容量为4115万千瓦。
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底,该公司已实现电力总装机1.51亿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50.5%,比行业平均高10个百分点,成为新五大发电集团转型的领跑者。传统的火力发电正在失去竞争优势。在2020年度工作会议上,国家电投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江毅表示,力争实现新增光伏装机超500万千瓦;探索光伏+产业发展新模式,年内落实1-2个标志性项目,选树光伏电站运营标杆并推广。这相较于2007年每度电4元的发电成本下降超过90%。十四五前期,有望实现装机规模从2000万千瓦到3000万千瓦的突破。今年两会期间,华电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温枢刚也公开表示华电集团将积极推进风光电基地式、规模化开发,重点推动清洁能源基地规划建设。
与此同时,华能集团2020年工作会议亦将加快绿色转型步伐作为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同时,风电与光伏等新能源都面临着补贴拖欠的问题。
尽管光伏的占地面积比风电要大,但光伏还可以与城市建筑相结合,具有更丰富的应用场景。与国家电投相比,其他四家企业光伏产业装机总和不足1000万千瓦,仅相当于国家电投的一半,尽管光伏产业未来前景被普遍看好,但晚到一步的四家公司还是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在传统五大之外,四小行列中的三峡新能源和中广核新能源正在迅速崛起,在光伏产业的布局上早已先人一步。
谢长军认为,在当时开发建设光伏不仅要承担较高的成本,还因补贴问题需承担更大的社会负担。事实上,在能源清洁化转型的过程中,我国整体的电源结构正在不断优化。
此外,三峡集团还开发大规模集中式光伏发电,同时布局分布式光伏发电,截至2019年底,已投产光伏项目遍及甘肃、青海、河北等17个省区,光伏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超过430万千瓦。与此同时,光伏发电领跑者基地奖补项目成功获取40万千瓦,中标比例26.7%,全国排名第一。新五大发电集团,即国家能源集团、华能集团、大唐集团、华电集团和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均以传统火力发电为主,火电装机总量超过5亿千瓦,占据了中国火电市场的半壁江山。但是,在五大发电集团争风掠光的过程中,风电、光伏的布局并不平衡。
华能集团的电厂装机容量在2019年底达到了1.82亿千瓦,其中,新能源新增装机502万千瓦,是上年的4倍,项目核准、开工以及投产均创历史新高。历经12年,新能源业务已经成为中广核的第二支柱产业,旗下的中广核新能源也通过收购清洁能源项目,不断扩大经营规模。
某位不愿具名的电力央企内部人士认为,与风电相比,光伏具有自身的竞争优势,除了度电成本下降迅速外,其仍具备技术进步的空间。02传统惯性:重风电轻光伏从我国当前的电源结构来看,风电、光伏占比均达到10%,可谓旗鼓相当。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陆上风电投资成本约0.38元/kWh,海上风电平均度电成本约为0.64元/kWh。国家电投一位内部人士认为,相对风电而言,光伏的门槛要低一些,民营企业从事光伏投资开发将更具灵活性,而央企更适合主导大规模的项目投资。
过去的十年间,风电、光伏产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步从电力的边角料成长为替代能源,甚至在未来的几年中,成长为主体能源。03例外者:国家电投国家电投在新五大发电集团中可谓是个特例。如2019年华能集团不仅加快了光伏的自建项目,还展开了对协鑫新能源项目的并购;大唐集团更是快马加鞭,2020年光伏采购招标竟多达550万千瓦,是该公司累计装机总量的近4倍。截至2019年底,我国新能源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超过4.1亿千瓦,占全国电力总装机的21%。
综合考虑之后,其认为投资风电的经济效益更高。截至2019年底,华能集团的风电累计装机1996万千瓦,光伏累计装机近400万千瓦。
而最开始水光互补的规模并不大,后来则是响应特高压外送基地电源配置规划,投资建设海南州和海西州千万千瓦级可再生能源基地。上述内部人士对《能源》杂志记者回忆,大概2015年国家电投成立前后的会议上,国家电投已经提出水光互补的光伏发展模式。
然而,在新五大发电集团中,风电、光伏的地位却截然不同。近几年,除国家电投外的其他电力央企也开始现身光伏领域并快速提升其装机规模。